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
籍由西方古籍中的描述所"製作"出來的福爾摩沙,回頭來檢視三百年前的台灣。
書中可以看到台灣當時在西方歷史上占有的一個小小身影,
還有西方人在巨大文化差異下描述出來的台灣及當時當地的風俗人文,
在畫家及作家的西方想像中產生的變型印象,
讓身為"當事人"的我讀得津津有味~實在太妙了!
「在那各式各樣的描述中,台灣曾被視為傳教的伊甸樂土,原住民被比擬為希臘羅馬的古代城邦,連所繪製的人物插圖都帶有希臘人的味道。某些紀錄用不可思議的語氣記述台灣人視吃鹿肉為長生不老的標誌。一位德國的士兵對台灣神明特別感興趣,在他的日記裡,媽祖是一個守貞的處女;關公是中國服飾的發明者,手下有個黑人;齊天大聖是一個飛賊、哪吒是地牛神的同伴。」(引號內的文摘自博客來書摘)
博客來介紹: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43960
不似一般的學術著作,不用擔心【製作福爾摩莎】讀來會生硬無趣,這本就算像我一樣只是因樂趣隨意閱讀,仍然非常有趣 : )
ps.出書緣由也很有意思,作者鄭維中先生,政治大學社會學碩士,台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班肄業,荷蘭萊登(Leiden)大學歷史學博士候選人。因他的學經歷,所以當兵時被派到有許多歷史古籍的單位,該單位主管希望他利用服替代役的時間,將這些珍貴古籍整理出一本"清單"出版,結果認真的作者就苦心整理成這麼一本有意思書出來了…
下面是書內頁的插圖之一:

兩百年前西方畫家藉由遊記文件和商人口述繪製而成的台灣原住民圖,由畫中可知,畫家用想像力彌補了許多知識上的空白:p
畫中的原住民比較接近拉丁美洲的風格,而背景中的"塔",也和東方風格大不相同,而比較接近拜占庭風格(或說是畫家想像中的異教徒風格)
因為只是隨便讀讀,就不好意思寫心得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看:)
0 意見:
張貼留言